瀏覽人次:
4594
JUST DO MATH
學習態度優先,人人都能學好的數學活動,如何設計?
臺灣在「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(TIMSS)」歷年調查結果顯示,國、中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上,呈現「高成就、低自信、低興趣」的趨勢,若要提升低成就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,則應先提升其自信與興趣。
不過由於台灣學生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視計算能力,為考高分往往太快就進入演算,缺少發展數學概念需要仰賴的先備經驗。在還沒有具體感受概念內涵的共通性或不變性前,就直接告知規則,以至於很多學生感覺數學很抽象,學習的時候缺乏具體的感覺,然後與數學漸行漸遠,乃至於最後只能放棄。
為使學生在課室內可以參與「有意義的學習」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教育中心自103年開始研發推廣「數學奠基模組活動」。奠基模組為活潑有趣的數學活動,在設計上須符合以下五點規則:
-
引動思考原則
-
營造數學感原則
-
共建數學原則
-
診斷介入原則
-
單元設計滲透原則
奠基模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,也可引起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;同時,在進行數學活動時,養成學習數學內容的具象經驗,讓學生體會與數學單元連結的關鍵點,促使學生在關鍵點引動的好奇心驅使下,進一步探索相關問題,之後進入數學教室學習相關單元時能具象有感的學習。
發展沿革
-
2014-2018:教育部的四年期計畫「就是要學好數學(JUST DO MATH)」,計畫目的為研發「數學奠基模組」及辦理「數學活動師培訓」、申辦「好好玩數學營」。
-
2016.08:成立師大數學教育中心(Shi-Da Institute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, SDiME)
-
2017-2018:研發「數學奠基進教室模組」,推廣應用於課室中的奠基活動。
-
2020-現今:「就是要學好數學」2.0計畫仍持續進行中,並與中央和地方輔導團的數學教師們持續密切合作,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能力,並推動全國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主要目標。

計畫成果
-
子一:175件數學奠基模組、77件數學奠基進教室模組
-
子二:一至四期活動師共培訓22073人次
-
子三:營隊人數約14萬學生
-
影片推廣:奠基進教室模組影片38部、數學奠基模駔3D動畫5部、好好玩數學營系列單元影片13部及其餘相關影片5部。
-
其他詳細細節請參考各計畫